2025年5月15日
中国能源品牌周丨聚焦品牌建设与保护 共探行业发展新路径
日期:2025-06-19 08:35:58

  新闻热线电话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广告招商电话

  周志明表示◆◆■■◆★,在国家推进品牌建设以及能源行业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虽然部分大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但仍有许多企业对品牌工作重视不足★◆,或在建设方法上存在欠缺。品牌分会推出指数◆◆■■■★,一是可以综合评定能源产业品牌建设发展情况,二是通过“六力模型■◆”的指标体系对企业品牌建设起到导向作用,三是对消费端起到引导作用,具有重要价值。

  5月11日上午,510中国品牌日·能源产业品牌宣传周暨能源产业品牌建设年会(2025)(简称“中国能源品牌周★★◆◆”)第六天,“全球能源竞争环境下企业品牌建设与保护”圆桌讨论举办。

  蒋冬培分享了参与“六力模型”下中国能源企业品牌建设指数制定过程中的深刻体会。他指出◆■◆★★■,在数据搜集方面,企业公开信息数据搜索存在难度,官网对品牌建设数据披露较少,需多渠道寻找真实数据★■★★■;在评价体系构建方面,为保障模型的科学化和公信力,引入了多种交叉机制验证■★◆,付出了巨大努力。他还提到,部分企业在官网品牌建设信息披露上的缺失★■,反映出能源企业在这方面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中国石化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国经济出版社有限公司原执行董事、党委书记,中国能源研究会品牌分会常务副主任周志明■■■◆;宫商羽品牌管理咨询公司创始人/首席战略官崔彦宾、中国能源研究会品牌分会研究员蒋冬培◆■◆,就能源行业品牌建设前景★★◆★■■、现状及问题展开了圆桌探讨★★■。

  崔彦宾从其他行业品牌咨询经验出发◆◆,为能源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他强调品牌是在企业和产业发展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能源行业以往多专注于B2B领域★◆★◆★★,如今一些企业也在拓展C端品牌。他提出,品牌发展要注重双品并驱,即品质与品牌。品质方面涵盖技术可视化、服务品质化★◆★,并例举了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从B端到C端服务的精细化提升。企业内部管理则应注重包括品牌架构梳理和党建品牌建设等方面。在品牌传播方面■■,能源企业应充分利用新媒体、融媒体等手段,将官网从产品说明书转变为宣传品牌价值的平台,同时做好舆情管控和知识产权保护。

  当前◆★■■◆★,品牌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品牌建设提升至战略高度★■◆★◆。2017年国务院设立中国品牌日,2023年5月10日被国际标准化组织确定为世界品牌日,这些都标志着中国品牌国际化进程取得重要突破。“尽管能源行业在品牌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国际能源巨头相比,在品牌全球影响力和文化认同度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牟思南分析,推出品牌建设指数及“六力模型”,正是为了给能源行业提供品牌建设的标准和方向,推动行业品牌发展◆★■★■。

  会上★■■★,中国能源研究会品牌分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工业报社能源与双碳研究中心主任牟思南★■,对能源品牌建设指数★◆★“六力模型”及其对企业品牌建设的指导价值展开深入分享。

  牟思南介绍,“六力模型★■★◆◆★”是中国能源研究会品牌分会历经三年多研究推出的能源行业首个品牌建设标准体系,包含支撑力★★■、保护力、传播力、引领力■★★★、创新力◆■■◆、综合力六个关键维度■★◆◆。■★■◆“六力模型”系统梳理了品牌现状,建立了动态监测机制,量化驱动品牌投入增长,引导企业构建国际化发展模式■■★■■◆。通过优化品牌管理体系★★◆、助力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引领行业可持续发展与国际化■★■◆,为企业品牌建设提供全周期指导。